奸慝
jiānnì
порок, злодейство, зло; злодей
jiān tè
1) 邪恶。
明史.卷二五八.姜采传:「士子作文,高谈孝悌仁义,及服官,恣行奸慝,此科目之病也。」
南朝梁.刘勰.文心雕龙.史传:「奸慝惩戒,实良史之直笔,农夫见莠,其必锄也。」
2) 邪恶之人。
唐.陈子昂.禡牙文:「奸慝窃命,戎夷不龚,则必肆诸市朝。」
jiān tè
1) 邪恶。
北齐书.卷六.孝昭帝纪:「帝性颇严,尚书郎中剖断有失,辄加捶楚,令史奸慝,便即考竟。」
2) 邪恶的人。
亦作“奸匿”。亦作“奸慝”。
1) 指奸恶的人。
2) 奸恶的心术或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