虏
lǔ
1) захватить; взять в плен
2) пленник, пленный
3) в древнем Китае название для народностей, живших в северных районах
lǔ
тк. в соч.; = 盧
захватить; взять в плен
lǔ
to capture, imprison, seize; a prisonlǔ
① 俘虏 。
② 俘虏 。
③ 古代指奴隶。
④ 〈书〉对敌方的蔑称:敌虏 | 强虏。
lǔ
I虜
(2) 同本义 [take prisoner; capture]
虏, 获也。 --《说文》
献民虏者操右袂。 --《礼记·曲礼》。 注: "军所获也。 "
且为所虏。 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虏楚将屈匄。 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虏赵王。 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(3) 亦指虏掠、 抄掠 [rob]
珠柙离丘体, 珍宝见剽虏。 --张载《七哀》
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。 --《史记·韩长孺列传》
(4) 又如: 虏掠(虏获掠夺); 虏夺(虏掠抢夺); 虏暴(残害暴虐他人, 一如奴隶); 虏略(虏获掠夺)
II虜
(1) 俘虏 [captive]
乘奔逐北, 斩首捕虏十余万。 --《盐铁论·诛秦》
吾属今为之虏矣!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为降虏手蛮夷。 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为奔亡之虏。 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乞为囚虏。 --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(2) 又如: 虏囚(俘虏); 虏役(奴役); 虏伏(如俘虏一样降服)
(3) 奴仆 [slave]
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。 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(4) 又如: 虏役(奴仆); 虏使(役使之如奴隶)
(5) 指敌人; 叛逆 [enemy; betrayer]
则直前诟虏帅失信。 --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(6) 又如: 虏尘(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)
(7) 古时对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 [non-Han nationalities living in the North and West in ancient times]
诟虏帅失信。 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奉西北之虏。 --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(8) 又如: 虏人(胡人); 虏民(胡族的人民); 虏廷(胡虏的朝廷); 虏使(胡虏的使臣)
lǔ
1) 动 捉住、擒获。
说文解字:「虏,获也。」
史记.卷九十二.淮阴侯传:「于是汉兵夹击,大破虏赵军。」
2) 动 抢夺、掠取。
史记.卷一○八.韩长孺传:「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。」
文选.张载.七哀诗二首之一:「珠柙离玉体,珍宝见剽虏。」
3) 名 争战中俘获的敌人。
如:「俘虏」。
诗经.大雅.常武:「铺敦淮濆,仍执丑虏。」
4) 名 奴隶、仆人。
韩非子.说难:「伊尹为宰,百里奚为虏。」
史记.卷八十七.李斯传:「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。」
5) 名 对敌人轻蔑的称呼。
宋.苏轼.念奴娇.大江东去词:「谈笑间,强虏灰飞烟灭。」
喻世明言.卷三十九.汪信之一死救全家:「官府只虑我北去通虏,决不疑在近地。」
(又音)luǒ
<1>之又音。
lǔ
prisoner of war
to capture
to take prisoner
(old) northern barbarian
slave
lǔ
名
(俘虏) captive; prisoner of war
(古代指奴隶) slave
(古代对敌方的蔑称) enemy
动
(俘获) capture; take prisoner
lǔ
syn. 掳lǔ
①<动>俘获。《鸿门宴》:“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。”【又】<动>把人抢走。《三国志•吴主传》:“虏其人民而还。”
②<名>俘虏。《教战守策》:“四方之民兽奔鸟窜,乞为囚虏之不暇。”
③<名>奴隶,古代俘虏被用作奴隶。《五蠹》:“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。”
④<名>对敌人蔑称。《<指南录>后序》:“则直前诟虏帅失信,数吕师孟叔侄为逆。”
lŭ
1) 俘获。
2) 掠夺。
3) 战俘,降服者。
4) 奴隶,仆役。
5) 指敌人;叛逆。
6) 古时对北方外族或南人对北方人的蔑称。
частотность: #29496
в самых частых:
синонимы: